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372章 大吳六劍

關燈
第1372章 大吳六劍

(4, 0);

秋高氣爽,改換天日的江東,更覺天空明媚,陽光燦爛!平定江東,對劉封乃至整個大漢來說,都具有裏程碑式的意義,從此三足鼎立之勢將不覆存在,人人都看到漢室再次中興的趨勢。

但這兩天的劉封卻忙得焦頭爛額,新得江東的喜悅馬上就被繁雜的事務所淹沒,一日時間,各地公文和需要整改的書冊、戶籍等等就在書案上堆了整整三尺來高,看得劉封頭皮發麻。

眼下軍中還沒有一個人能夠決策所有的政令,凡事都需要向劉封稟告取決,這對於做慣了甩手掌櫃的麒麟王來說,簡直比帶兵打仗還要辛苦。

整整一夜沒有合眼,五更敲過,雞鳴三遍,還有一摞公文等待著他批覆,這讓劉封切實體驗了一把日理萬機的酸爽。

這並非他多麼勤勉,多麼任勞任怨,都是被逼得無奈,辛辛苦苦十餘年的努力,眼看就要修成正果,如果他不想一切付諸東流,就必須要咬著牙撐下去。

這時候他才忽然理解朱元璋為什麼那麼勤政,乃至歷朝歷代的開國功勳都任勞任怨,因為只有他們懂得這基業來之不易,這是他們一生之心血,豈能再歷經千辛萬苦之後功虧一簣?

非是他們不喜歡享樂,而是有些身不由己,如果你不想自己掙下的基業又眼睜睜看著毀去,就必須要繼續向前。 (5,0);

任何一條路,只要踏出去,就像一艘出航的戰船,人在其上,身不由己了。

一束陽光照進窗欞,劉封瞇了瞇眼睛,揉著額頭站起身來,不知不覺一夜過去,不禁搖頭失笑。

這兩天算是他到了這個世界之後最充實的夜晚了,即便在成都劉備等人還活著的時候,他都沒有如此辛勞過。

「殿下,吳郡韋弘嗣求見!」

陳壽在門外已經等了半個時辰了,終於等到劉封看完最有一道公文。

「這又是哪位?」

劉封伸著懶腰,渾身的骨骼發出爆豆般的聲音,取過桌案上的葡萄汁喝了一大杯,馬上覺得神清氣爽,疲憊之態盡除。

「此人乃東吳三朝重臣,篤學好古,博見群籍,有記述之才。

諸葛恪曾上表薦其擔任太史令,與華核、薛瑩等撰寫《吳書》,已成大半。」

陳壽回答著,眼中卻有吃驚之色,劉封已經連著兩夜沒有合眼,竟絲毫不見倦態。

雖然他翻越卷宗總有不耐煩之色,甚至有些字還要侍從幫忙辨認解讀,但只要天明之後,馬上就神采奕奕,實在讓人稱奇。 (5,0);

要不是陳壽常伴劉封左右,真要懷疑麒麟王是不是故作姿態,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睡覺去了。

「太史令?」

劉封眉頭微皺,忽然笑道,「看來承祚是遇到同行了啊,怪不得……請他進來吧!」

這兩天想見劉封的人都排隊排到城外去了,劉封哪有時間接見他們,都讓陳壽接待打發了,只有少數特殊的才會帶來書房。

陳壽雖然沒聽過「同行」這個詞,但也猜了個大概,忙道:「屬下雖久慕韋太史之才,卻絕非因此便帶他來見殿下,乃是因他帶了學生孫休前來,故而才來向殿下請示。」

「孫休?

好,都帶進來吧!」

劉封點點頭,孫休是孫權第六子,孫亮的兄長,東吳第三位皇帝,只可惜現在沒這個機會了。

孫休在位期間,頒布良制,嘉惠百姓,十分重視教育和農桑,倒也算一位明君,只可惜用人不明,在位時間也太短,對東吳已經危亡的局面沒有多大改善。

很快陳壽便領著以為滿面胡須,相貌儒雅的老者和一位十餘歲的少年走進來,那少年面容消瘦,目光倒也沈靜,隨著老者一同行禮。 (5,0);

陳壽向劉封介紹二人,老者是東吳名士韋昭,字弘嗣,吳郡雲陽人,少年便是孫權之子孫休。

劉封示意二人落座,問道:「不知先生到此,有何貴幹?」

韋昭抱拳道:「吾二人知麒麟王繁忙,冒昧攪擾,著實惶愧,然有一事,卻不得不向殿下稟告。」

劉封笑道:「不妨事,先生有話請講。」

韋昭看了一眼有些拘謹的孫休,目露溺愛之色,言道:「黃武五年,吳帝采武昌銅鐵鍛造兵器,有劍千口、刀萬口,長三尺九寸,又以其精粹精華鑄造寶劍六柄,命為『吳六劍』,取名白虹、紫電、辟邪、流星、青冥、百裏,不知殿下可知此事?」

劉封眉毛一挑,搖頭道:「這倒不知!」

韋昭言道:「白虹、紫電寶劍為吳帝所佩之外,其餘四把賜予解煩、敢死、無難、馬閑四部都督,待其解散之後,這四把劍便存於武明殿。

吳帝崩,孫峻將此六劍悉數帶出宮殿私藏,現藏於全公主府中,吾二人連夜取出,特來獻寶。」

「哦?」

劉封想不到韋昭竟把孫權的佩劍給找到了,不禁有些高興,點頭道:「二位有此心意,本王在此謝過,吾素知先生之才,《吳書》還要有勞先生繼續撰寫,不可半途而廢。」 (5,0);

韋昭想不到劉封會如此大度,忙起身抱拳道:「遵命!」

劉封知道韋昭既然帶孫休前來,更主要的還是想為孫休謀個好前程,孫亮因為是皇帝封為公爵,孫休至今還未有封賜,他做老師的自然也會跟著急。

孫休在歷史上的表現還算不錯,但現在年齡尚小,其他人的安排要等到長安的聖旨下達才能任命,先安撫他們,叮囑孫休好好跟著韋昭學文,將來必有用處。

得了六把神兵利器,劉封自然開心,陳壽送走二人回來之後,便將六把劍也一並帶到了書房。

劉封並沒有急於查看,問陳壽道:「這六把劍若非韋昭知曉,恐怕又要落於旁人之手,韋昭為何不自己來獻寶,反要借孫休之手?」

陳壽嘆道:「韋弘嗣言此物乃是孫家所有,他若獻之,即是以主之物為己功,其不恥以此邀取富貴,故帶孫休來,一來可不使寶物蒙塵,而來也是為孫休請功也!其處事如此周全,著實令人欽佩!」

劉封搖頭失笑道:「這韋昭倒也是個忠心縝密之人。」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